刻板印象里属于老年人的健步鞋,运动品牌也想卖给年轻人穿。
提起健步鞋,不少人第一反应会跟各大市场周围的「足力健」联系起来,这不仅反应了这一赛道过往的受众特征,也源于运动品牌们没在这方面投入太多资源。但如今,市场变了——随着运动生活方式盛行以及舒适消费愈发占据主流,健步鞋的手中人群画像正在走向年轻,也给品牌们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。
据美国消费市场研究机构Circana统计,2025年上半年,在美国鞋类市场,健步鞋这一品类的销量和销售额均录得双位数增长,增长势头优于大盘。
国内市场,健步鞋同样受到欢迎,众多运动品牌都在加码健步鞋系列产品,并对其加以新的设计,做成老少皆宜的产品,试图探得品牌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要数在健步鞋品类投入最大的国产运动品牌,李宁必定榜上有名,他们甚至还针对旗下的SOFT系列,推出了独立门店SOFTLAND,力度可见一斑。
体育产业生态圈前往李宁位于广州乐峰广场的SOFTLAND门店看到,店铺面积相比品牌其他类型门店并不算大,最核心的是店内两面到顶的鞋墙,主要展示SOFT GO 2、SOFT GO MAX 2、SOFT COOL 2三款健步鞋,还夹杂着赤兔系列跑鞋、速干衣、帽子、袜子、鞋垫等产品。
李宁SOFTLAND门店
整体感觉下来,从产品特性到陈列方式再到硬件配置,SOFTLAND确实在尽力凸显「柔软」二字——SOFT系列产品试穿起来相当软弹,还有做成泡棉发泡形状的鞋架以及一张柔软度颇高的沙发,让顾客在进店浏览、试穿体验的全过程都能亲身体验「柔软」的感觉,提升消费者对于SOFT系列和门店的心智以及消费体验。
而在配色方面,除了大货走量的常规配色之外,广州门店还准备了「掂过碌蔗」、龙舟主题这些城市限定款配色,售完即止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李宁对于SOFT系列和SOFTLAND门店都做了针对性的部署,投入了不少资源。
品牌的投入在市场上转化为营收的回报。根据李宁2023年度财报,单是SOFT GO这款鞋,全年销量就突破了150万双,而在2024年度财报中,SOFT系列的全年销量则突破250万双。从这两组数字来看,SOFT系列称得上是爆款。
不止是李宁,其他运动品牌也看重健步鞋这个品类。
首先是斯凯奇,作为这个赛道的老大哥,品牌门店里的健步鞋款式最为丰富,不同科技、鞋底结构、适配场景的鞋款都有,而且会放在门店的C位。
除此之外,像鸿星尔克、中乔等品牌也有涉足,前者有以「沙发」为概念打造的健步鞋系列,后者有以方便穿脱为卖点的「秒穿家族」系列健步鞋。
此外,主打舒适、通勤概念的慢跑鞋,其实在定位、性能上也与健步鞋有着重合的地方。即便品牌不会单独开发健步鞋品类,也会针对部分已有舒适慢跑鞋强调出日常通勤的属性。比如,布鲁克斯刚刚发布的Ghost Max 3跑鞋,在鞋盒标签上就明确写出了「Run & Walk」字样。
斯凯奇闪穿科技
BROOKS在部分慢跑鞋款上强调了「Walk」标签
从多个运动品牌的动作上不难看出,不管是健步鞋还是慢跑鞋,其注重舒适、兼顾运动与通勤的属性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,品牌也比以往更愿意对其投入资源,而不再将其视作无关紧要的品类。
另一方面,如果回溯源头,健步鞋能够率先征得老年群体的喜爱,除了功能定位符合人群需求,方便的穿着体验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——这一点,也逐渐在年轻消费群体身上显现。
当下生活节奏快,消费者更倾向于「直给型」产品,功能再厉害,如果穿着格外费劲,可能也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,对于更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更是如此。而且实现站立穿着的技术也不算太复杂,不少健步鞋已经「进化」到无需鞋提了,这也是一个吸引年轻人的卖点。
而在多家运动品牌门店综合走访下来,各品牌的宣传要点,也十分契合这一消费趋势。比如,李宁、斯凯奇的店员在向体育产业生态圈介绍健步鞋产品时,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时间强调这些鞋款的穿着便利程度,可以站着就把鞋穿了。
一般来说,中底科技和缓震软硬程度才是一款鞋最核心的卖点所在,但两位店员反而会先强调穿脱的便利性,这或是因为员工培训时有过专门的指引,又或者是客人问得比较多,店员们形成肌肉记忆了。
而且不管是在斯凯奇,还是在李宁、中国乔丹的门店里,健步鞋的宣传海报上必然会着重宣传「即穿即走」的卖点。
李宁、鸿星尔克、中乔的健步鞋展示区
不止是纯粹的健步鞋,一些品牌面向潮流市场的产品设计上也出现了类似的逻辑。比如,New Balance就曾基于旗下流行的1906系列,做出了鞋口更大、无需系带的1906L乐福鞋;HOKA在年初也基于类似逻辑,打造出了品牌自己的乐福鞋款等。
虽然这些品牌创新的首要逻辑,并非完全出于穿脱的便利性,但从后续表现的火热以及社媒平台消费者的分享中,我们也能够明显看到年轻群体在这一层面的趋向——任何微小的趋势在时间的推演下都可能成为机遇,运动品牌们决定加码舒适赛道,已经在市场构建认知的健步鞋,就成了最容易切入的品类。
如今的健步鞋生意,运动品牌更希望做到年轻人的世界去。
虽然健步鞋这个品类不是新物种,但可以重新演绎,运动品牌希望通过设计层面的改造,让健步鞋能摆脱「老人鞋」的刻板印象,真正把生意做大。
「我们店全年龄段的客人都有,不只是老年人。」体育产业生态圈在探店过程中,李宁SOFTLAND的店员特意强调。
与此同时,健步鞋市场的兴起,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动品牌线下生意的回暖——由于穿脱为首的功能性属性,健步鞋这类产品更加依赖线下展示,只有亲身上脚体验,消费者才知道产品是否合脚,配色是否能接受。尤其是健步鞋的快速穿脱技术,目前各家的产品,基本都是采取硬质TPU+后跟仰角的设计方案,鞋码选择不对时,可能会出现卡脚或者掉跟的情况。
而且健步鞋不像其他鞋款,外观和结构设计都相对简单,各家的健步鞋乍眼一看其实区别不大。如果运动品牌的健步鞋只在线上发布和分销,很难与那些一味低价、旨在走量的健步鞋竞争。
因此,运动品牌在大力发展健步鞋品类时,也注定需要在线下门店给足展示空间,既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产品,也让自身的运动生活方式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。
如果说曾经的健步鞋只是足力健的专属别称,那现在这个品类显然已经成为一门全新的生意,甚至能让该赛道的初创细分品牌挣个盆满钵满。
李宁针对健步鞋设计了丰富的配色,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
2017年创办的一脚蹬品牌Kizik,凭借自创的弧形鞋跟技术闯入市场,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,并且在成立的第六个年头,年销售额成功突破一亿美元大关。
此外,耐克为了使用Kizik的技术,在2019年选择入股。
仔细想想,Kizik的爆火、李宁等运动品牌加码健步鞋,都并非偶然,而是在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而出现的消费现象。
在如今的生活理念和社会环境影响下,消费者更加不愿被束缚,在鞋服消费时不再追求奇形怪状这些形式上的东西,而是向内思索自己对于鞋服产品的真实需求,是舒适度、多功能性以及多场景适配,实用主义至上。
当消费者的审美方向和消费逻辑产生如此变化时,从步行这个人类最原始、最基础的运动模式出发的健步鞋,等来了自己快速发展的风口,很好地与通勤、轻运动的场景结合,以舒适度取胜。
除此之外,国产运动品牌的健步鞋产品定价一般在100-300元的区间,对于消费者的决策、消费负担并不高,较短的消费决策过程也有助于健步鞋冲销量。
小红书平台上,大众对于健步鞋的讨论量很高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运动品牌来说,健步鞋虽然正在风口上,但也没必要盲目大举压上。
从产品形态来看,健步鞋依然比较简单,这也意味着这个品类的护城河不高,爆款逻辑容易被复制。当越来越多运动品牌涌入健步鞋的赛道,消费者难以避免会被分流,销售额和利润自然也会有所下降。
这也是为什么,即便SOFT GO这款产品在2023年卖出超过150万双,李宁在财报中也只是将其视作是「生活品类未来两到三年的核心增长动力。」
如果还想赶上健步鞋这股东风,品牌们得大步赶上,抓紧挣钱了。
广东股票配资网,网上配资官网,股票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