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斯维加斯那个MSG Sphere球形巨幕你见过吧?
2025年,它表面覆盖的16K环形LED屏震撼了全球观众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让这块屏幕活起来的“心脏”,是一颗中国造的显示驱动芯片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造出这颗芯片的公司创始人,是个85后的山西小伙。
2008年,他爹直接给了他4个亿创业启动资金。
如今,这家公司估值超过300亿人民币。
这个山西小伙叫张晋芳。
他来自朔州,是个标准的85后。
2007年,第一代iPhone横空出世。
还在读书的张晋芳被导师一句话点醒:人机交互和显示芯片,未来大有可为。
第二年,他就拉着4位同学,在北京中关村租了个40平米的小房间。
集创北方就这么诞生了。
创业的钱哪来的?
他父亲张来拴,山西教场坪能源产业集团的实控人,大手一挥拿出了4亿元。
这笔钱,全部投进了研发。
创业初期可不容易。
张晋芳带着团队琢磨怎么让触摸屏更灵敏。
他们干了一件挺聪明的事:把通信工程里抗干扰的技术,用到了触摸屏上。
结果真搞出了“LCD屏幕过滤噪音干扰技术”。
简单说,就是让屏幕更“听话”,你点哪它就反应哪,误触、漏触的情况少多了。
这技术,成了他们起家的第一块基石。
集创北方到底做什么?
他们专攻显示驱动芯片。
这玩意儿就像屏幕的“指挥官”,告诉每个像素点什么时候亮、亮什么颜色、多亮。
听起来简单?
但你的手机、电视、电脑屏幕,甚至车里的中控屏,少了它根本没法工作。
现在,他们的产品线铺得很开。
LCD、OLED、LED、AR/VR眼镜的屏幕,还有越来越火的车载大屏,全都在射程范围内。
具体到芯片种类,面板驱动芯片(DDIC)、电源管理芯片、LED驱动芯片、还有把触控和显示驱动合二为一的TDDI芯片,他们都能做。
成绩如何?
数据说话最实在。
根据权威调研机构Omdia的报告:
在智能手机用的LCD驱动芯片市场,集创北方全球份额占到了18.8%。
这个数字,让他们坐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。
在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领域,比如电视、显示器用的,他们是中国大陆厂商里的领头羊。
LED显示驱动芯片更厉害,全球市场超过45%的份额被他们拿下。
也就是说,你看到的户外大广告屏、演唱会背景屏,近一半可能用的是他们的芯片。
还有面板电源管理芯片,在中国大陆市场,他们也是全球厂商中的第一名。
显示芯片这个行当,这几年风头正劲。
为啥?
三个大趋势推着它往前冲。
第一个,是大家对“看”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超分辨率算法能把不够清晰的画面变清晰。
高刷新率技术让画面更流畅,打游戏、看球赛再也不怕拖影。
这些技术,让老屏幕也能焕发新生。
第二个趋势,藏在你的车里。
坐进新款电动车,中控屏、仪表盘、副驾娱乐屏,甚至后排屏幕,越来越多。
奔驰S级用了炫酷的OLED屏。
阿维塔07的Mini LED尾灯亮起来辨识度极高。
这背后,是汽车厂商在屏幕上的“军备竞赛”。
数据显示,全球车载芯片市场正以每年6.5%的速度增长。
第三个趋势,是国产芯片的机会来了。
过去,车载显示驱动芯片这类高端市场,基本被外资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把持。
但现在,情况在变。
像集创北方这样的本土种子选手,开始崭露头角。
显示芯片的技术进化,方向很明确。
首先,是看得更清、更流畅。
分辨率正从8K往10K、12K甚至16K、32K狂奔。
刷新率也在飙升。
180Hz目前是主流,占了32%的市场。
但144Hz、165Hz这些老牌主流,份额在下滑。
200Hz、240Hz的产品占比在上升,分别达到9%和16%。
最猛的是300Hz,去年还几乎没人用,今年一下子占到了5%。
未来几年,300Hz到480Hz甚至更高,可能会成为新的标配。
其次,是得更省电。
尤其是手表、手环这类戴在身上的设备,还有手机。
芯片省电,续航才能更长。
很多厂商都在死磕这个。
比如昇显微的SD3302显示驱动芯片。
它用了国内比较先进的40纳米工艺。
比常见的90纳米、80纳米工艺更精细。
好处就是电压更低,直接省电。
手机上也一样。
荣耀100用的OLED显示驱动芯片EPD8818,能根据不同亮度需求精准调节电压。
电压不够了及时补上,避免浪费,也能降低功耗。
车载屏幕,成了芯片厂商眼里的新金矿。
机会在哪?
首先,盘子够大。
调研机构辰宇信息咨询的数据很直观。
2022年,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大约是1645亿元。
预计到2029年,这个数字会膨胀到2733亿元。
其中,驱动类芯片的需求占了很大一块。
其次,这里国产替代的空间巨大。
以前,车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,基本是联咏科技、奇景光电这些中国台湾厂商的天下。
大陆厂商虽然也在做,但份额很小。
2022年全球大尺寸面板DDIC市场,联咏科技一家就占了23.9%。
奇景光电等也吃下不少。
大陆企业呢?
奕斯伟占了6.7%,集创北方占了6.3%。
差距摆在那里。
但也意味着机会。
国产替代的故事,正在上演。
英唐智控就是个例子。
2023年,它和美国新思科技合作,一头扎进车载显示领域。
发展速度挺快。
2024年8月,他们的车载屏幕DDIC产品完成了批量订单交付。
同年12月,车载TDDI芯片也进入量产阶段,并且完成了海外订单的首次交付。
这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。
2024年,他们芯片设计制造这块的营业收入,比上一年增长了25.12%。
集创北方也没闲着。
他们推出了自己的车规级显示芯片。
自主研发生产的车载Mini LED直显驱动芯片,还有车载TDDI显示驱动芯片,都已经量产装车。
这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。
资本市场的嗅觉总是很灵敏。
2021年底,集创北方完成了E轮融资。
海松资本领投。
小米、vivo、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、京东方这些产业巨头也纷纷掏钱。
这一轮,他们拿到了超过65亿元的资金。
融资完成后,公司的估值达到了314亿到320亿元人民币。
显示面板产业链和芯片价格,最近也在明显回暖。
DDIC的价格,比起低谷时已经反弹了10%到20%。
加上AI应用、车载屏幕、VR/AR设备这些新需求冒出来。
下游的需求被不断提振。
本土的显示芯片企业,正迎来一个关键的发展窗口期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广东股票配资网,网上配资官网,股票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