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2011年1月11日,成都黄田坝机场,一架黑色战机划破长空。地面上的老工程师突然红了眼眶,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摔在地上。这架代号歼20的战机完成首飞时,美国国防部长正在访华,这时间点选得,啧啧,够意思。
当年搞歼8的时候,沈阳飞机设计所的老张天天愁得直挠头。那会儿美国F22都服役好几年了,咱们的歼8连雷达都看不清楚人家。96年台海危机那阵子,飞行员坐在驾驶舱里,看着雷达屏幕上的一片雪花,心里那个憋屈啊,跟吃了二斤黄连似的。
转眼到了2011年,成都那边突然放了个大炮仗。歼20首飞那天,所里的小年轻们一个个激动得跟什么似的,有个工程师直接蹦起来把键盘都拍坏了。老研究员们倒是淡定,就是喝茶的手有点抖——三十年前引进苏27的时候,毛子连座舱盖都不让摸,现在咱们自己搞的比他们原版还溜。
美国人这下可坐不住了。他们的F35项目拖拖拉拉搞了十几年,烧的钱能把太平洋填平一小块。结果中国这边不声不响就把歼20搞出来了,性能还跟F22有得一拼。五角大楼那帮人估计连夜翻《孙子兵法》呢:这中国人咋不按套路出牌呢?
要说最惨的还是印度网友。他们的光辉战机搞了三十多年,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整不明白。看着中国六代机的消息,三哥们在论坛上急得直跳脚:"我们的PPT还没做完呢,他们怎么就把真机造出来了?"
杨伟总师最近接受采访那个淡定啊,跟聊晚上吃啥似的。记者问他同时搞三款六代机是不是太奢侈了,人家轻飘飘来一句:"就跟乒乓球训练似的,总得给年轻人练练手。"好家伙,这凡尔赛的,隔壁美国空军部长听了怕是要吐血。
现在去珠海航展转一圈,那叫一个热闹。歼20改、歼35改,还有神秘兮兮的六代机验证机,跟下饺子似的往外冒。有军迷开玩笑说,中国航空工业这是跟河南烩面师傅学的——量大管饱还送糖蒜。七十年前在朝鲜战场上,咱们的米格走廊让美国人第一次尝到了苦头。如今福建舰甲板上停满了歼35,六代机在跑道上跃跃欲试,这场面,比什么好莱坞大片都带劲。
那些年在厂房里啃馒头画图纸的老师傅们,现在可以安心喝口茶了。他们当年掉的头发,现在都变成了战机的隐身涂层;熬过的夜,化作了座舱里闪烁的显示屏。从歼8追着F22吃灰,到如今六代机三箭齐发,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逆袭,比任何体育比赛都精彩。下次航展,是不是该考虑在月球上办了?"
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,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,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。
广东股票配资网,网上配资官网,股票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